';} else { ewmInnerhtml += '';} var titleInnerhtml = '
手机看新闻
';$('.ewmflag').html(ewmInnerhtml);$('.titleflag').html(titleInnerhtml);} else { var ewmInnerhtml = '直播看房
';$('.ewmflag').html(ewmInnerhtml);$('.titleflag').html(titleInnerhtml);} });手机看新闻
[摘要] 这次,他给我的感觉是非常悲观的,跟印象中那个积极宣传、推动岭南文化的他有很大的反差,言语中透露着整个社会环境对于岭南建筑都是悲观的,这是极大的反差。
【陈万里】这一期我们采访的是前规划局副局长林兆璋。林老初协助林西副市长的工作,后来又直接参与其中,如今已经七十多岁,但他还在研究岭南建筑文化。可以说,林兆璋是老一辈岭南建筑师中曾正式跟随林西工作的一个健在的大师。林以前很活跃地宣传、传播岭南建筑作品、思想。然而这次,他给我的感觉是非常悲观的,跟印象中那个积极宣传、推动岭南文化的他有很大的反差,言语中透露着整个社会环境对于岭南建筑都是悲观的,这是极大的反差。我们都知道,本次岭南建筑博物馆的整理,诸多大师的采访,中间肯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联系、约请……当然,接下来我们继续采访的进程,但是我们原来打算采访的名单,预计会有一些变化。目前在联系的人,有些在进行中、有些无法联系、有些根本就没有回复。比如林西的家人,他的儿子、女儿在美国,问了好几个人,似乎都不想把联系方式给我们。所以会有难度,也有可能会由采访他的家人变成采访林西的研究者来补充。再者,一些与岭南文化有关的艺术界或其他方面的人也会纳入采访名单。
林兆璋,华南理工大学设计研究院教授、广州市建筑师学会理事长,师从建筑大师莫伯治,他的名字和一系列岭南建筑的代表作联系在一起。曾任广州市规划院总工程师、广州市城市规划局总工程师、副局长。
【房天下】能否说一下当时林西副市长的工作室的情况?
【林局】当时,林西是副市长,曾生是市长,但曾不太管基建,基建方面是由林来管的。50年代到90年代,林西对广州的建筑有很大的影响。当时,林西室储备了一些人才:广州市建筑设计院、规划局、房管局、园林局都是他管。
【房天下】谈及岭南建筑学派,您老是老一辈的建筑大师,谈一下您认为广州的岭南建筑代表性作品有哪些?
【林 局】林西主政时期,他一直在做基建。了解岭南建筑,我建议你去看《1949-1990岭南近现代建筑》。这本书是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石安海先生、我和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室主任陈泽泓先生组织编撰人员广泛征集、精心筛选,仔细推敲每一段史料、每一个细节,历经两年不懈工作,终于如期出版,吴良镛题序。在当代中国,两院院士吴良镛可以说是建筑界的,吴院士去年还获得了“科技进步奖”。1949-1990年,岭南建筑的影响力是大的,中信广场、小蛮腰、西塔这些建筑都比不上。我们写这本书,咨询了各院校的专家们的意见:清华、同济、湖大、天大等。 “建筑老八校”,是业内乃至学界对较早开设建筑学、城市规划相关专业,且在行业内拥有重大影响力的八所高校的概称,包括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已并入重庆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已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房天下】您老在建筑设计中,一般是偏重担任哪一块的设计呢?
【林 局】建筑设计要设计给别人看,要他们认可才行的,自己说是没用的。
【房天下】《1949-1990岭南近现代建筑》这本书编辑到1990年,那1990年之后的建筑您怎么看呢?
【林 局】我不敢评价,也不好意思评价。
【房天下】九十年代初的邓小平南巡,带动了广东的发展,这些跟广州的建筑变化有没有一些联系呢?
【林 局】举个例子,20世纪50年代的文化公园,我可以给一本书给你:广州华南土特产交流大会。五十年以来只有我们去调研,所以他才给我们资料。当时的建筑有两个特点:一是建筑师所有制,十多个建筑分别都由建筑师个人来做,建筑师所有制是岭南建筑很大的特点,现在都是由省院来做。还有一个关键的地方,文化公园建成以后,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专门批评文化公园的文章。大家都上报纸了,担忧着,以后的日子怎么过?能不能扛得住?都有很大的压力。这时候,朱光、林西表示支持说不用怕,你们继续设计岭南文化的建筑。1949-1990年的岭南建筑能够发展得很好,有两个原因:一是好的领导,陶铸、朱光、林西等领导背后的支持;二是好的团队,设计院、规划局、园林局、房管局组成的班底。白天鹅的设计是怎么样的呢?它不是一个人做的,而是由几个团队一起做的,佘畯南领先,后面的团队一起做。现在就没有这种建筑设计的方式了,我估计将来也没有了。
【房天下】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去打造岭南建筑学派的作品,该如何组建一个设计团队?未来的广州仍然有很多需要建设的地方,要如何才能打造岭南建筑学派的精品?假如您来当领导,您会从哪方面入手?
【林 局】一是要吸收传统岭南的文化,现在的设计院、规划院、研究院很多都是私人的,一有设计给他就分到下面去做,都是论产值、分钱,却没有人愿意去认真调查、研究;二是要吸收国外的东西。传统的岭南元素加上新的元素,就变成了岭南的东西。澳门葡京酒店就是典型的岭南建筑。广东对岭南文化特别重视,尤其是八月十五等节日,比北方要重视得多,还很严格。广东传统的东西其实比北方、湖南等地都要正宗,例如潮汕文化。:广东传统的东西本身比北方要厉害;第二:它吸收自己本身的东西;第三,它吸收外来的东西。三点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岭南文化。
【房天下】岭南绘画对.岭南建筑的影响大吗?孙中山是否对岭南建筑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林 局】岭南画家三代人物:居廉、居巢;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二高一陈”。陈树人以前自己评为“折中派”,后来他去到上海,上海的黄宾虹说,你不是折中派,是岭南派。从此以后,两高一陈就成了岭南画派的创始人。
【房天下】结合历史传统、地理、人文、气候以及世界现代建筑的潮流。简言之,岭南建筑就是现代建筑加传统园林,您同意这个说法吗?
【林 局】我现在出一本书,叫《不谈建筑谈岭南文化》。岭南文化吸收了外来的东西、消化后就变成了岭南的东西,外面的人还不知道,以为这就是岭南传统的东西。广东音乐,比如《雨打芭蕉》、《赛龙夺景》、《彩云追月》,它们的的旋律、节奏在北方的音乐是找不到的。彩云追月是什么旋律?是探戈“哒哒哒哒……”,是传统岭南的音乐。所以,你们要研究岭南文化,就要多收集一些资料。研究岭南建筑是不容易的,但是我赞同你们去研究。因为别人都不愿意去研究,你们愿意。文化、音乐、舞蹈、美食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应从各方面入手。
【房天下】岭南建筑到了新一辈,大家都不太重视,您认为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没有人去培养吗?
【林 局】不是没有人培养,而是没有人愿意跟我去做。我没有钱,没有人愿意来学。之前培养了一名广州大学的学生,他就和我说,林局,我现在要毕业了,我什么时候有车?什么时候有房?什么时候拍拖?没有车子、房子又怎么拍拖?我跟他说,我只能培养你的技能,不能保证你有房有车。我自己的房子那时候是单位分的。所以,他跟了我三年,就走了。现在他卖电影票、订旅馆,在网络公司上班,我问他一个月挣多少?他说一万。我喜欢他很坦白。他说林局,现在约会一次得花多少钱?我说100块。他说不够!看个新上映的电影,至少80块一张,两张160块。来回打的几十块,200块。吃个饭每人50块,300块。看完电影吃点甜品、来个哈根达斯……300块可能都不够。他是广州大学毕业的,我给他开工资是3500再加50,不到4000块。他说我不要你的。我也很坦白地告诉他,光仔,你的学费一年4000多块,我未来培养你,学费我来出。他说不够。我是不用担心自己的车子房子,他要担心。虽然,我也想好好培养他跟我学建筑。当然,他现在已经买车了,也很开心,大家互相理解吧。
【房天下】这可能只是刚毕业的年轻人的想法,那在社会上已经工作了七八年的年轻人呢?为什么他们不把我们岭南的传统文化带到建筑上来呢?
【林 局】这就跟体制有关了,设计院、规划院、规划局……他们是接了设计以后分产值。一般而言没有科研费,有科研费也很少,一年一万是远远不够的,少一年也要十万。
【房天下】这个艇是什么艇?是不是摘莲藕的艇?
【林 局】它是施肥料的艇,屎艇。广东话有很多词语是普通话译不出来的。例如,广东话“我去饮茶,整个鱼头揾”,不懂人就以为“这鱼头晕了?你怎么头晕了?要不要看病啊?”;再比如“口急汁”,(一种酸酸的汁)普通话根本发不出来音。全世界使用粤语人数约7000万,北京、马来西亚、东南亚、美国、法国的很多人都说白话。所以了解岭南文化一定要从美食、人际交往、生活各方面入手。
【房天下】如果拿出来一些文化建筑,由市政府主持、组织各单位有研究性的人去设计建筑,您认为可好?
【林 局】不太可能,因为我做过类似的事情,所以我知道。,市政府不会支持;第二,《1949-1990岭南近现代建筑》这本书当时需要100万去出书。我和石安海去地产公司拉了50万赞助费;后来当时的广州市副市长、高级建筑师李卓彬说不怕,我市长室有30万;后,广州市规划设计院支持了20万。所以,这本书的出版是很不容易的。现在大家都去挣钱,除了钱以外,什么都没有。光仔(林的徒弟)我也是有接触的,他人很好、很坦白、也很会挣钱,他现在一万一个月,有车、娶了老婆,老婆有房子,他生活的也很开心。他跟着我是没有前途的。
【房天下】林老,您现在还在研究项目吗?也会把岭南的文化融入设计当中吗?
【林 局】我现在在研究古村落。现在的古村落破坏得很厉害,所以我很想把古村落的资料整理一下,我不会电脑,都是用手绘画的,很小就开始绘画了,画一幅画大约要一个星期。古村落结束,我就退休了。
【房天下】您如何看待新式建筑?
【林 局】我不搞新的建筑,我搞古建筑。你的基础越大,经济效益越高;知识面越小,点就越小。
【房天下】您平时都有些什么爱好呢?
【林 局】我会萨克斯,也会粤剧、会掌板,偶尔也去私伙局表演《红线女》。
【房天下】能否说一下当时广州文化公园设计的具体情况?
【林 局】当时,设计文化公园中园的郑祖良,与林西不合。郑祖良的设计是比较传统的,林西提倡的是比较新的设计。林西、林克明也合不来,林西提倡用莫伯治。
主持人:陈万里(岭南建筑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室内建筑师、陈万里建筑设计事务所所长)
摄 影:刘 杰(岭南建筑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规划师、高级建筑师、摄影版主)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岭南建筑学派人物专访(四)林兆璋
专访实录|岭南建筑学派的领头人:何镜堂院士
岭南建筑学派人物专访(五)潘安
岭南建筑学派人物专访(三)佘达奋
岭南建筑学派人物专访 (八)卢延光
25000元/平方米
价格待定
27500元/平方米
38000元/平方米
38000元/平方米
26000元/平方米
38000元/平方米
9000元/平方米